2014-12-03 06:33:55 來源: 第一財經日報
自2013年4月開始,深市的每周參與交易賬戶數便長期高于滬市,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顯而易見:創(chuàng)業(yè)板指數在2013年4月短暫調整后一路上揚,同期的上證各指數如上證180指數則是一路萎靡不振,年終盤點時也令基金經理們發(fā)出“誰錯過了創(chuàng)業(yè)板,誰就失去了排名”的感慨。但風水輪流轉,滬港通正式開通前夕,滬市每周交易賬戶數已悄然超越深市,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(下稱“中國結算”)的數據顯示滬市的交易熱度已持續(xù)一月超越深市。
追求成長股、題材股的投資風格造就了滬弱深強的局面,而隨著滬港通的橫空出世,各路機構紛紛預測偏好盈利良好、分紅穩(wěn)定的外資將帶來A股市場投資風格的轉變,大盤藍籌股為主的滬市有望完成逆襲?!兜谝回斀浫請蟆酚浾呓y(tǒng)計中國結算本年數據發(fā)現,上述預期已經兌現。
數據顯示,滬市各周參與交易賬戶數自年初以來便長期落后于深市,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1月3日的跨年周,深市參與交易賬戶454.35萬,而滬市僅347.71萬,深市遠超滬市30%有余。但至滬港通正式開通前的10月底,滬市參與交易793.85萬戶,深市783萬戶整,滬市在歷經一年多的冷遇后終于完成逆襲。如果以滬市參與交易賬戶數/深市參與交易賬戶數的比例來看,從滬弱深強到滬強深弱的轉變則更為清晰。
截至記者發(fā)稿,中國結算的上周數據仍未公布,但以上周行情及本周兩日行情來看,滬強深弱的局面仍將大概率維持。上周五銀行板塊帶領股指天量成交下大漲,而16只成份股中滬市獨占14只,深市成份股僅有平安銀行(000001.SZ)、寧波銀行(002142.SZ)兩只個股。12月2日銀行股再度飆漲6.75%,同時保險板塊也以6.57%的漲幅位居所有板塊第四,而保險指數成份股中更是清一色的滬市股票,風格轉換下滬市的交易熱度呈現越發(fā)活躍之勢。
藍籌崛起,股指走強,12月2日舉行的海通證券策略會也是一片沸騰之聲,但記者走訪國元證券威海路營業(yè)部大戶室卻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。“公司還是那些公司,就拿銀行股來說,之前還說擔憂壞賬,現在息差縮窄了,存款保險制度也增加銀行的費用,明明是兩大利空。你看現在大盤80多點這個漲幅正常么?”身為第一代老股民、有著二十多年股市經歷的殷先生指著交易屏幕對《第一財經日報》稱,“我現在倉位不多,說句心里話,是積聚風險,牛市是牛市,但不具備這樣的牛市的條件,應該是慢牛。不能一碗飯一口吃掉,三碗飯一頓吃掉。”
就在記者與殷先生交談的數分鐘之間,股指已從80多點的漲幅跳至95點的漲幅。當記者詢問近期如此巨大的漲幅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動市,殷先生表示:“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融資融券?,F在你是掙錢,但一旦反過來以后就是踩腳。大家都拋的時候,股市就是往下面踹,老股民都知道以前是這么消滅大戶的。工具是對的,可以活躍市場,但到哪一天過頭了就不對了。”
可以說,滬港通先行預熱助滬市趕超深市,隨后在降息利好及存款保證制度利空作利多解讀下,占據藍籌優(yōu)勢的滬市幾日間連破2600、2700點大關,A股市場風格二八切換之勢愈演愈烈。滬港通帶來的風格切換預期似已初步兌現,但此種兌現是否得益于降息等消息面刺激而脫離于滬港通影響?兌現程度是否已經過度,不斷上漲是不是積聚風險?上述問題值得投資者深思。